12月28日,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申请与教育硕士点建设指导会在惠州半岛格兰云天国际酒店博罗厅会议室顺利召开。指导会邀请了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和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李振玉两位专家,学院主持全面行政工作副院长谢桂新、副院长金艳、副院长王贤文以及部分专任教师参加。
会议现场
会上,副院长谢桂新介绍学院的基本情况,提出学院在快速发展中存在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的挑战,副院长王贤文汇报了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申报相关情况,并提出当前申报存在的短板,期待专家进行指导。
研讨会上,李振玉教授分享了关于地方院校教育学科建设的独到见解,并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吸纳人才。李教授强调,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动力。教育科学学院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具有深厚学术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加入,为学科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二是要面向实际、注重应用。李教授指出,教育学研究不能脱离实际,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实际需求。学院在硕士点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所学所长。同时,学院还应加强与教育实践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三是要合作。李教授强调,合作是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科学学院应积极寻求与其他学科、其他高校以及教育机构的合作机会,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教育学学科的发展。
李振玉教授讲话
随后,别敦荣教授发表讲话,为教育硕士点的建设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一是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硕士点。别教授强调,管理机构到位是硕士点建设最关键的一环。这个机构需要负责硕士点的整体规划、教学管理、学生培养等各方面工作,确保硕士点的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通过专门的管理机构,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管理效率,为硕士点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做培养方案。别教授指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生的课程开设、教学活动安排等都应有所不同。例如非全日制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成果申请学位,全日制学生则主要通过论文方式来进行申请。学院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三是要将工作做细做扎实,打好基础。别教授强调,硕士点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一开始就做好充分的调研和规划。学院应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教育发展趋势,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同时,在机制体制建设方面也要下足功夫,确保各项制度能够完善、科学地运行。只有这样,才能为硕士点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别敦荣教授讲话
此次指导会,两位专家的建议为学院研究生教育和教育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学院将稳步推进现有教育硕士点建设,并围绕教育学一级学科申报条件积极开展对标建设。
(文:谢晓谦 审稿:王贤文)
审核:谢桂新 发布:谢晓谦